4月中旬,全疆检察机关未成年检察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哈密市人民检察院迅速行动,通过召开会议、部署工作等形式,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疆未检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在重实效上下功夫。
下面检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会议结束的这一个半月以来,哈密未检人都在忙些什么?
第一站 安全法制进校园
哈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落实检察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工作,推动提升法治教育水平,目前各院检察长均担任法治副校长。哈密市院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走进学校登台说法,用“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片+案例教学”的形式为学生们讲授了网上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危害性,沉溺于网络游戏对身心的毒害等内容,生动鲜活的案例、朴实易懂的语言,让参加此次讲座的是师生们听得明白、听得仔细。伊州区院积极与伊州区教育部门对接,发送《法治宣讲内容征求意见函》,广泛征询教职员工、家长、学生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需求和意见,在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提升普法质效。伊吾县院结合县域内学校少、学生少的特点,及时深入校园开展法治宣教。

第二站 未检品牌护未来
哈密市区两级院联合出资建设“小胡杨”未检工作室,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小胡杨”未检工作室心理疏导团队,共同为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推行保护与监督并重的“一站式”取证模式,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实现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询问被害人同步录音录像全覆盖。将双向、综合、全面保护理念贯穿于未检办案始终,切实落实未成人特别程序。
第三站 检察建议促改善
哈密检察机关在工作中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督促落实工作,督促教育部门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拉网式”检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限期监督整改;坚持在办理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中,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社会合力,共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墙。伊州区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妨害警察执行公务案件中,针对该案件反映出的因娱乐场所监管不到位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问题,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监管,规范娱乐场所经营秩序,净化未成年人成长外部环境,共同助力未成年人保护。
第四站 检察开放助启蒙
哈密市人民检察院改变常规做法,将检察开放日由“请进来”改为“走出去”,多种形式介绍未检工作。在哈密市师范学校,检察官采取“多媒体视频+校园广播”的形式围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过程、机构设置、特殊制度以及哈密检察机关办理的未成年人典型案例,让师生们对检察机关未检工作职能、工作制度和办案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伊州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大、政协、教育、民政、教师、家长及学生走进检察院,了解检察院,感受司法温暖。通过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接访室、“小胡杨”未检工作室、座谈交流等方式,代表们加深了对未检工作的认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心理疏导、“一站式”询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践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第五站 爱心助童送温暖
哈密市人民检察院将未检工作与“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与近期组织开展了“爱心助童”捐赠活动,倡议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届、大江南北的支持,一批批物资从祖国各地寄来,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匿名捐款。
“愿你们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努力汲取书籍中的养分,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在得知消息后,广泛发动捐款款物,还为五堡镇库切提里克村的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
活动自5月24日开始,截止目前已收到捐善款5400余元,物资2000余件,“访惠聚”工作队已将所捐善款购买成儿童玩具、体育用品和书籍,并向社会公布。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哈密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未检工作,在办案中严格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